明卜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00小说网www.bqlchina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山脚下,一只白色的蝴蝶停留在一朵白色的花骨朵上,翅膀翕合着,如同另一朵白花活了起来。

一条蜿蜒曲折的土路一直延伸到东边。

“驾!马儿四蹄儿扬尘来,顺手鞭儿向天甩哟……”远处传来一段欢快的民谣声,一阵土烟扬起,被风一送飞了好远,迎头来了一辆简陋的马排车,一个手持马鞭的老汉抽打了一下老黄马的臀部,清脆的马鞭声,将那排车上的一男两女给吓得向后躲着。

一个女孩望着不远处的山坡笑的花枝招展,另一个女孩直接站了起来,贪婪的嗅着路边散发的花香:“哇!好香啊。”

“苗玲,快坐下,别摔到你。”旁边的女孩连忙扶住那个叫苗玲女孩的腰身。

苗玲笑意浓浓:“不会的,咱们城里可没有这味道,冰冰,你也站起来闻一下,可好闻了。”沈冰冰摇摇头。

沈冰冰瞅了一眼一旁正襟危坐的男子,小脸一红:“李运成,你在想什么?”

男子扭过脸,黄土早已将他的脸扬的到处都是脏污,他淡淡一笑:“没想什么,只是担忧会住在哪里。”

赶车的老汉回头一笑,一口的黄牙不整齐的排列着:“嘿嘿,这个不用担心了,俺们村早给你们知青安排了吃住。”李运成点着头:“谢谢大爷了。”

老汉大笑:“不要谢了嘛,要谢也是俺们村子感谢你们嘞,俺们村太偏远了,条件又非常艰苦,好多知青都不想来。”

李运成有些忧心忡忡,他在知青点时就听人谈论说这个村比较荒僻,还经常出些怪事,但是文革时期这种荒诞无稽的怪谈属于四旧、迷信、不科学。

苗玲笑问:“大爷,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啊?”

赶车的老汉脸上闪过一丝忧虑,但还是答着:“以前叫作啥子嘛,不清楚了,从俺爷爷那辈儿就开始唤花篮儿山了。”

“花篮山?太好听了。”苗玲心驰向往,这些知青下乡再造,都涌着一腔热血。

沈冰冰笑靥如花:“李运成,到时候带我和玲玲来这花篮山采花好不好啊?”

“吁——”赶车的老汉仿佛被沈冰冰的话吓了一跳,手上一动连忙拉紧了马。苗玲站着的身体,差些摔倒。

李运成皱着眉问:“大爷,咋了?”

赶车老汉颤着手将腰间的烟袋锅子给抽了出来,浑浊的眼里仿佛有丝担忧,他将烟叶填进了烟锅子里,抽出一根火柴点燃了烟,吧嗒吧嗒抽了两口,脸色缓和了起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其他类型推荐阅读 More+
机枪班

机枪班

秋林15
一群机枪手的热血迸发,一群中华儿女的快意恩仇——身陷敌后的九名机枪手山洞藏枪发誓人在枪在,在战友坟被日军扒开取乐时冒险报仇,借地势将日军一个机枪中队团歼。从此用缴获的轻重机枪以抗日机枪班为号,在敌后神出鬼没刮起阵阵机枪神风。机枪班在八年抗战中与新四军并肩作战,和一路路日军狡黠周旋,巧打会打。用机枪拆战车、拆炮楼、拆快艇,打败了日军特种中队、武道中队,细菌部队。以生命和鲜血的壮烈代价,打出了钢班之威
其他 连载 123万字
周末惯例

周末惯例

别四为
徐如徽和赵酉识青梅竹马,一起长大。他们两个没有谁为谁心动,没有暗恋的暧昧涟漪,也没有明恋的亲密无间。毕业后两人一南一北,各奔东西,一别四五年不见。这年冬天,二人被父母哄着骗着回家,坐在同一张饭桌上相
其他 连载 10万字